欢迎来到电业调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电业舆情 > 正文

电力大数据:各行业企业的复工情况状态良好

发布时间:2020-03-04    作者:   来源:

上海企业错峰复工进入第二周。企业的复工情况究竟如何?电力大数据给出了答案:国网上海电力对全市10千伏及以上大工业和一般工商业企业用电大数据进行了采集和分析,测得上海企业复工率逾六成,显示出上海各行业开工状态良好;复产情况受疫情、物资生产因素影响有一定起伏,但总体趋势向好。

  两个指标,评判复工复产比例

  企业复工,离不开用电。所以,从企业用电数据可以看出复工趋势。

  在综合考虑企业历史用电、复工用电、行业特性等因素的基础上,国网上海电力以单日用电量超过去年12月日均用电量的30%作为企业复工的判断依据,测算得出企业是否复工,即复工率指数;以企业单日用电量与去年12月日均用电量比值为主要依据,测算得出企业产能恢复情况,即复产率指数;复工率指数和复产率指数作为综合评判企业复工复产的电力指标。

  以2月15日为例,将上海3.2万多家10千伏及以上大工业和一般工商业企业的当日用电数据与去年12月日均用电量相比较,可以发现,上海企业的复工率指数达到60.68%。

  用电情况监测还能看出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以及不同区域的复工复产情况。

  从产业分类来看,全市规模以上产业、第三产业齐头并进,复工情况整体良好。其中规模以上产业复工率为60.13%,第三产业复工率达到66.20%。

  从行业分类来看,规模以上产业中,以电水气为代表的公用事业和医药行业等子行业产能恢复情况相对较好,复产率超过65%;电子行业维持较高复产水平,达到80.29%。在第三产业中,信息传输软件、金融业等子行业复产情况相对较好,复产率超过60%;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住宿及餐饮行业复产率为52.3%,相对较低。

  从园区情况来看,漕河泾开发区松江园区、上海化工区、紫竹高新区等园区复工情况较好,复工率都达85%以上。

  增产扩能,快速确定供电方案

  判断上海企业复工复产情况主要来自对规模企业的用电量监控,但即便是中小企业的复工复产情况,通过用电数据,也有清晰的体现。

  位于浦东张江的上海诚格安全防护用品有限公司的日常用电量并不大,额定供电容量为50千瓦。不过,这家企业是重要的防疫物资防护服的生产厂商。根据疫情发展情况,企业决定增加生产线,希望将额定供电量提升到150千瓦。

  2月15日19时许,浦东供电公司张江中心获悉企业需求,客户经理曾斐、金晶立刻赶到工厂,联系相关单位现场协调,探讨扩容的可行性。当天22时,施工方案就确定了,2月18日上午可正式送电。

  “从数字看,企业供电量增加到了100千瓦,与大型工业企业的供电量相比很小。但对防护服生产而言,用电量本来就不高,供电量扩容,意味着生产能力也成倍增加。”诚格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无独有偶,松江车墩工业园区内美迪康医用材料有限公司的用电量也增加了60%。从绝对数看,美迪康的用电量也不高,但这是上海重要的口罩生产企业之一,节日期间10条生产线马力全开。面对市场需求,美迪康也决定新增生产线。松江供电公司在最短时间内为企业办理了增容业务,一天内就完成了立杆、架设变压器、放线等扩容设备施工,企业增加了98千瓦用电容量。

  落实防疫,用电数据也是帮手

  值得一提的是,企业的用电情况,还能成为防控疫情的帮手。

  前几天,嘉定供电公司为当地相关部门提供了一份1495家重点中小企业复工电力指数,并根据企业的用电情况,提出一份排查建议清单。嘉定区相关部门立刻安排督查人员现场核实企业复工规范性。在2月12日一天,督导人员根据电力部门提供的50户电量异动用户清单,发现12家企业复工却没有备案,立刻采取相关措施,督促企业按规定复工,并落实防控工作。

  国网上海电力营销部副主任赵洪表示,电力复工指数可以完整、准确、客观地反映企业的开工和生产恢复情况,能为政府部门指导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

  原标题:电力大数据:各行业开工状态良好

分享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电业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村村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