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能滨海热电战“疫”中的新郎和妈妈
发布时间:2020-02-11 作者: 来源:
庚子鼠年的春节,口罩,消毒液,“宅家”,封城,成为了最难忘的记忆符号。疫情面前,有一群人,立下“逆行”的战书,吹响出征的号角,星夜驰援一线;在浙能绍兴滨海热电公司,也有一群人身处另一个“战场”,在保电供热一线扛起肩上的责任——值班,坚守!保供,担当!
故事一:“亲爱的,你等我”
1月30日,正月初六。对滨电运行二值的王庆丰来说本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日子。这天,他将在家乡河南举办婚礼,迎娶美丽的新娘,携手走进婚姻殿堂。
可没想到,这场猝不及防的疫情肆意蔓延。
这个平日里素来腼腆的年轻人,在大年初一退了回家的车票,并作出重要决定:推迟婚期。为了这场婚礼两家人已忙活了很久,他的未婚妻在年前就早早回到家乡筹备婚礼,婚礼用品早已准备齐全,宴席、礼品都已安排妥当,请帖也早就发到了亲戚朋友的手中。两人相恋多年,他们对这场婚礼期待已久。可这个小伙却主动向部门请缨:“我留下随时待命!”。
“婚期延后了,这个特殊时刻她和家人都理解,留下来我也能为部门分担些代班任务。”过年期间,他坚守岗位,配合检修进行各项隔离操作,认真监视润滑油、密封油等停运机组仍在运行的系统。
“有太多的人冲锋在前,每一个人都是英雄,每个人都在用行动为疫情防控做出贡献,我并不能做多突出的贡献,唯一能做的就是少添乱。”王庆丰向来不善言辞,可这段质朴的话语却字字肺腑。后续返厂员工需隔离观察,运行部势必将出现人员紧张的情况,王庆丰也早已做好了持续“战斗”的准备。
“我们的婚礼怎么办呀”——“等疫情过去了,我们再办婚礼”。这一刻,他是电力生产战线上可靠又可敬的“坚守者”!
被这场疫情“耽误”终身大事的还有另外两位年轻的滨电运行人:来自河南的张安岭和来自江西的彭华检。“初六那天3号机有‘五防’验收工作,值里临时缺人,我就去帮忙了”,“阴差阳错”下,张安岭原定的订婚日在离家千里的工作岗位上忙碌度过。“非常时期,我们只能守好自己的这班岗,个人幸福暂时要‘让位’安全健康了”,成天笑呵呵的华检向来乐观:“我们这点儿牺牲算不了什么”。
故事二:“宝贝,妈妈明天回家”
“吁,今天的检修任务总算按期完成了”。梳理完ERP上的台帐和操作票,根据设备异动修改好图纸,一个瘦弱的身影走出运行楼。已过深夜11时,走回宿舍的路上,透过口罩她努力做了个深呼吸,这已经是她连续第五天奋战在厂里了。
春节假期,滨电6台机组全面开展检修工作。其中电气相关操作任务重、时间紧,各段母线轮流停役检修,主变及发电机等重要设备也要利用这难得的停机时机好好做个“体检”,身为滨电运行部电气专工的马丹丹毅然挑起了这根重担。“原本打算回老家的,可疫情严峻,减少出行,坚守岗位,现在没有什么比这更有意义的了。”同专业的同事返杭后须居家观察,马丹丹便主动向组织要求“驻扎”厂内,全力以赴投入繁忙的机组检修中。事实上,从1月中旬滨电机组陆续停机开始,电气专业就已经进入了“白加中”连轴转的状态,面对如此高强度、长周期的工作,马丹丹微笑着说道:“两点一线,简单而充实。”为配合检修工作倒排干式变16台次;5号主变停复役2次;3号主变停役1次……一张密密麻麻的检修计划表,写着这些日子昼夜的忙碌。
工作9年来,机组调试、设备检修、改造验收,都有她奔前跑后的身影,这个“小女子”身上有股敢闯敢拼的韧劲。
“妈妈,回家家”,回到宿舍打开手机,马丹丹看到了三个小时前家人发来的视频。夜渐深沉,听到儿子的牙牙学语声,一扫忙碌工作的疲惫,笑容在她的脸上慢慢舒展开来……
窗外的街道没有了往日的熙熙攘攘,非常之疫下,一场非常之战正在打响。战疫路上,无数人逆流而上,奔向抗击疫情的最前沿。不同的战场上,滨电的“坚守者”们义无反顾地选择奋战在抗疫的生产保供战线上,以这份特殊的坚守表达着对战“疫”的驰援。因为他们深知,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光明与温暖,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坚守与奉献。
立春已至,希望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很快就会结束。(王姝)
>>上一篇:新城热电:吹响战“疫”号角,彰显国企担当
>>下一篇:华能黑龙江新能源和平风电场抗击疫情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