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电业调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电业时评 > 正文

建言背后|郜洪强委员:吸引社会投入 修复矿山生态

发布时间:2020-01-07    作者:   来源: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讯:郜洪强委员就加快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环境治理提出建议——吸引社会投入 修复矿山生态

  2682处历史遗留矿山,待治理面积20.59万亩!怎样让这些燕赵大地上的“伤疤”尽快修复?河北省政协委员、省地矿局地质勘查技术中心主任郜洪强建议,矿山生态修复要走开发式治理、市场化运作之路,实现有投入有产出,形成产业化。

  作为河北省地矿局矿山地质环境修复专家团队的首席专家,郜洪强委员与省地矿局矿山环境修复团队在多地尝试了多种矿山修复模式,有的成功了,有的因为种种原因搁置了。“资金缺口大、治理难度高是两个主要原因。”郜洪强委员说。

  2019年12月自然资源部印发的《关于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意见》提出,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激励、吸引社会投入,推行市场化运作、科学化治理的模式,加快推进矿山生态修复。“该意见为我省加快矿山环境治理提供了政策支持。”郜洪强委员表示。

  郜洪强委员建议,由河北省自然资源厅牵头,制定操作性强的遗留矿山环境治理具体实施办法,将矿山复垦出的耕地、建设用地以及治理过程中产生的土石料等方面收益全部用于矿山环境治理。同时,制定相关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多渠道弥补财政资金不足。

  为保证矿山环境治理效果,郜洪强委员和团队已经归纳出矿山复绿模式、农业用地模式、休闲公园模式、文化造景模式等八种矿山治理技术模式。“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开发式治理、市场化运作”的管理模式基本形成。省地矿局倡导的集矿山环境勘查、设计、施工于一体的EPC总承包治理的运作模式也正在推广。

  原标题:建言背后|郜洪强委员:吸引社会投入 修复矿山生态

分享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电业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村村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