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能滨海热电: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发布时间:2019-12-31 作者: 来源:
征程万里,仍初心如磐。2019年,浙能绍兴滨海热电公司重实干、抓发展,动力足、活力旺,以一串亮眼的数据叩响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大门,驶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航程。
这一年,滨电公司荣获浙能集团美丽厂区,浙江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浙江省优秀安装质量奖,2019年度中电联管理体系认证优秀企业,绍兴柯桥区经济发展突出贡献奖……这是一份实干铸就的成绩单,印证着滨海热电公司敢为争先、爬坡过坎的决心。
回望2019,在基建、生产与前期工作齐头并进的繁重局势下,滨电迈着稳健的步伐,合着高质量发展的旋律,围绕“党建引领提质增效改革发展”中心任务,聚焦“发电、供热、综合能源”三大主体业务,谋党建新篇、闯提质新路、布发展新局,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党建引航“行稳致远”
“要把党建工作深度融入公司的安全生产、提质增效、改革发展等中心任务。”这一年,滨电将丰满而多元的党建工作落实落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今年,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滨电开展了一系列形式新颖的活动,组织了“我来讲故事”系列宣传、学习心得展播、党建知识擂台赛等活动,引导基层党支部和全体党员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5分钟,85题”,8月,一名年轻党员在该公司举办的党建知识擂台赛上,一气完成学习强国平台挑战答题85题,惊艳全场,赛后更以一小时通关847题的好成绩成为“学习强国”学霸!
这一年,滨电的宣传教育既有热度,又有温度,更“接地气”。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党建工作如何更好服务生产经营?“‘融’字用心,激发活力”是滨电党委的“秘方”。
“公司大力推进‘一支部一特色’品牌创建活动,我们支部当然不能示弱,结合部门员工和生产特点,开始了‘党建带班建’的双融创建试点!”该公司运行党总支书记介绍道:“矩阵式组队,纵横联动,找准‘双融’切入点,把党建工作融入班组建设,提高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助力安全生产。”成立班组双融及专项工作组,建立班组建设考核机制……这一年,运行党总支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工作深度融合,有效实现双促进。
“支部建设年”,滨电这么干。推行支部“堡垒指数”、强化党员积分管理、开展异地党课、推广“认领责任田、党员来当家”、推动办公区域7S文化打造……年初,滨电各支部纷纷认领任务清单,推动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融”入企业中心工作,在供热前沿、设备管理、机组检修等关键领域,党员奋勇当先、冲锋在前,红色党旗飘扬现场。
“五月劳动篇,六月安全篇,七月红色篇,八月炎夏篇,九月祖国篇……”一年来,滨电公司持续开展的“我来讲故事”系列专题宣传引来一片点赞。一则则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滨电故事”以文学、微视频、图文故事等形式展现出来,“奋战一线”的精彩故事,“爱岗敬业”的先进典型,“关键时刻”的责任担当,“美丽滨电”美出新高度。
“网红电厂”“能源管家”的滨电品牌也频频亮相在新华网、中国能源报、中国电力报、浙江卫视新闻端等各大媒体中,企业美誉度直线上升。11月,滨电公司被授予中国电力报2018-2019年度的“优秀通讯站”一等奖,该公司报送的两项影视作品双双荣获“中国电力新闻奖(影视)”类三等奖。
安全生产“历久弥坚”
2019年12月25日,该公司累计安全生产3102天,连续八年保持安全运行。
电量任务的完美收官,供热市场的热火朝天,这一切都离不开安全的保驾护航。如何做好安全生产这篇大文章?2019年,该公司将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绝对保障,紧紧围绕“保安全控非停”核心任务,创新制作年度重点工作日历及年度安全生产重点工作责任清单,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和完成时间节点,使全年安全生产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重点,安全生产基础得到不断夯实。
“安全稳”则“全局稳”。面对当前安全生产新形势,该公司及时梳理、分析、总结,规范优化“两票”危险源辨识,细化明确风险管控要求,加强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抓“小”问题,堵“大”漏洞,对发现的每项违章剖析原因、深挖责任、落实整改。全年累计发布《安全文明检查通报》二十一期,第一时间对违章现象和人员曝光,严肃遵章纪律。
“安全生产月”期间,滨电公司利用微信平台开展安全知识在线答,参与人数达到600余人次,不仅延伸了员工安全学习的空间,更大大扩展了安全学习的受众面,小小微信突显大威力。
实行班前会全程录音,让“班前会”成为把住安全生产的第一道关口;创新“班组笔记”,边干、边学、边积累,让学习型班组释放大能量;在“钉钉”平台开发多个安全文明生产审批流程,“手机在手,有事儿你就钉一下”,让检修人员随时随地都能实现移动化管理办公;“将巡检数据导出后可以进行各种统计分析,为设备管理提供一手数据”,二维码无纸化巡检不仅保证了巡检质量,更能实时掌握设备状态,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这些信息化手段的尝试,让滨电的安全生产迈入“互联网+”时代,成为企业提高安全管理效率的“制胜法宝”。
提质增效“精准发力”
2019年,滨电瞄准“质”这个关键字,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坚持“做强优势,补足短板”,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
今年,滨电共开展技改项目和科技项目20余项。重点项目“滨海一期抽凝机组灵活性改造研究与应用”目前已完成2号机侧热力系统改造设备采购,项目完成后将使供热质量和可靠性得到显著改善。
“梅雨季夜里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二期磨煤机落煤管堵煤问题始终是滨电公司安全生产的一个痛点,在设备管理部锅炉专业全体成员的集思广益下,一份“堵煤攻坚计划”应运而生。今年3月,“堵煤攻坚战”打响第一枪,5C磨煤机落煤管率先完成改造,改造后5C磨煤机堵煤情况明显减少,成效显著,二期磨煤机落煤管改造项目全面铺开。
针对缺陷管理工作,滨电维护部统一规范“消缺意见”填写,采用“原因分析+处理措施”的填写模板,为后续消缺提供参考,并每周动态更新暂缓缺陷,盯紧设备运行状态,抓住每一次消缺机会。此外,京东企业购平台的跨界融入也为备品采购速度再添马力。
2019年,在周边各热源点机组检修、临修状况频出的不利因素下,滨海热力公司迎难而上,顺利完成年度供热计划。一年来,滨电扎实做好巡检维护、隐患排查、精益运行等工作,进一步提高机组可靠性。热力公司完善供热管理,市场营销人员紧盯政策要求、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走访了解集聚区内用热企业的用热需求和参数要求,时刻关注热用户企业的启停动态,合理分配用汽方案,为集聚区的稳定供热提供坚强保障。
“关键时刻顶得上”,“浙能电厂”这块金字招牌以实际行动彰显着国企使命担当,更让“浙能电厂”这块金字招牌愈擦愈亮!
自2017年推行7S管理以来,滨电成功打造了具有滨电特色的“精益7S”管理模式。两年来,“7S利器”使滨电在安全保障能力、设备健康水平、现场环境改善、节能降耗增效、创新创效能力以及员工精气神等方面得到显著提升,小机油站、磨煤机、燃油泵等多处区域“脱胎换骨”。截止日前,滨海热电公司共完成126批创建区的打造工作,“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逐渐养成,精益管理的理念不断巩固,“质”的提升更加明显。
改革发展“稳中有进”
9月,滨海工业区首批15家印染企业与滨电公司签订了压缩空气集供销售合同。
10月,滨电三期扩建工程烟囱土方破土动工,这标志着三期土建工程正式开工。
12月,滨电三期桩基工程预制管桩施工完成,锅炉基础、渣仓基础施工完成。
滨电,正把目光转向更加注重产能多元化、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的发展模式。
集中供应压缩空气项目建成后可满足周边56家印染企业压缩空气的使用需求,年节约标准煤近2万吨,每年可减少柯桥区内各类大气废物超过1.6万吨,而该项目正是该公司针对园区开展的“能源管家服务”中的一项。
滨电积极响应“最多跑一次”改革,从合同签订到费用结算的全部流程均为客户提供“管家式”的上门服务,真正实现了让用户“最多跑零次”。通过构建“电厂+”模式,滨电不断拓展与热用户以及园区其他用户在能源供应和配套服务合作上的广度,致力打造能源管家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多能供应和管家式增值服务,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
全员竞争上岗工作是滨电公司2019年度的首要任务。滨电提前谋划、充分调研、主动作为,并组成监督工作小组对全员竞争上岗工作进行全过程跟踪监督,以“短、平、快”平稳有序完成了重任,有效促成了“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升能降、收入能增能减”的良性竞争格局,切实激发了员工队伍活力。
在合理优化了人力配置,基本达到了“人岗适配”的目标后,该公司抓住激励、培养、评价等重点环节,建立了以全员绩效考核和任职资格体系为核心的员工岗位任职评价体系,进一步搭建完善员工多元化职业发展通道,促进公司人力资源良性流动,为企业创新创效积聚力量。
时间丈量着发展的进度,也标示出攀登的高度。更高的起点,意味着更大挑战。回眸2019,过程不易,结局振奋;展望2020,不待扬鞭自奋蹄。新时代的画卷已然铺开,滨电将继续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驰而不息、奋发有为,为激发企业崭新动能而矢志前行,向“打造国内最优秀绿色环保热电企业和区域综合能源供应服务平台”这一目标奋勇迈进!(文:王姝 图:史勇)
>>上一篇:霍林河坑口发电开展节前安全大检查
>>下一篇:陈村水电厂全方位学习宣贯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